
巴姓的來源,姓巴的起源
巴姓的淵源有二:風姓和贏姓。
第一支出自風姓。相傳伏羲之裔顧相居巴,故地在今鄂西重慶地區,巴氏為其一。春秋時巴國滅于楚,子孫以國名為氏。一說巴子國在周慎靚王時為秦所滅。
第二支出自贏姓。漢時巴郡南郡蠻有五姓,巴氏為其一皆出自武落鐘離山,故地在今湖北長陽西北。
外族融入
***的巴姓同外族的關系十分密切,蒙古族、滿族、裕固族、錫伯族、***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巴姓。
分布與遷移
宋明時期,巴姓主要分布于陜西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一帶。
當代巴姓人口有17.7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13%,排在全國第三百零九位。內蒙古為當代巴姓第一大聚居省區,占巴姓總人口的24%;其次分布在河南、***、遼寧、山東,這四省區大約集中了巴姓總人口的42.3%。
郡望與堂號
巴姓郡望是高平。巴姓以雙卿為其堂號。“雙卿堂”典出戰國時巴國將軍巴蔓子。因巴國內亂,將軍巴蔓子出使楚國請求兵援,并許酬以三城。楚國出兵救巴,遣使向巴國要三城時,巴蔓子對楚國使者說:城不能割,請拿我的頭謝楚王。說罷,自刎而死。楚王對巴蔓子的忠君愛國非常敬佩,就用安葬上卿的規格禮葬了巴蔓子的頭。巴國也用葬大臣的禮葬了巴蔓子的尸身。
宗族先賢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巴姓歷代名人7名,占總名人數的0.015%,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百四十九位。巴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.02%,并列排在第三百零五位;巴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.0099%,并列排在第三百六十二位。
巴姓歷代重要人物:戰國時巴國將軍巴葛子;東漢八顧名士巴肅;清朝著名收藏家、書畫家巴慰祖。